【TOPick診症室】常飲酒不為意有脂肪肝 30多歲港男吐血入院證患四期肝癌
發布時間: 2022/09/30 08:11
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,僅此於肺癌和大腸癌,每年約有1800宗新症,有7成半是男性,平均發病年齡為63至69歲。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,肝癌早期病徵不明顯,曾有病人飲酒後吐血入院,才發現患晚期肝癌,並有脂肪肝問題。
肝癌風險因素
邱宗祥指肝癌成因眾多,在本港,最普遍是由乙型肝炎感染直接引致;另一因素是飲酒過量引致肝硬化,亦有機會演變成肝癌;此外,有脂肪肝、肥胖、三高、糖尿病的人士,患上肝癌風險亦較普通人高。
近年肝癌有年輕化趨勢,他說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8、19歲。又分享案例指,曾有一名30多歲的患者,平時經常飲酒,吃東西會胃脹,不為意自己有脂肪肝問題,結果有次飲酒後吐血,入院檢查後證實腸胃道出血,抽血時顯示癌指數很高。
他一入院,整個肝有超過10個癌症,亦擴散到淋巴、腹膜,應該是第四期癌症。
所幸患者當時接受標靶和免疫治療,18個月後再掃描時未見有任何癌症,至今已治療了4年,仍處於康復狀態。
早期症狀不明顯
邱宗祥表示,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,通常要掃描檢查、驗癌症指數才會發現;發展到中期時,可能會有腸胃不適、肚痛等症狀;當出現疲倦、消瘦、腹水、黃疸等,病情通常已屬於晚期。
若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,有服藥和定期檢查,多數能在早期肝癌時發現,但很多人未必注意自己身體,一發現症狀時,已經是晚期。
治療方法
他說,以往肝癌被視為「最恐怖的癌症」,因存活期大約只有3至6個月,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。
他續指,肝癌的治療方案要視乎腫瘤的類型、期數,以及患者的體質,如果是早期肝癌,一般會採取手術、消融術;當病情發現至中期,可接受俗稱「大脾針」的經動脈化療栓塞法(TACE),或標靶和免疫治療;至於晚期患者,可以給予免疫組合治療。
邱宗祥強調,預防勝於治療,每個人患上肝癌的風險不同,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少煙少酒、飲食清淡、多做運動,亦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,了解自己是否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帶菌者,如發現有高危因素,應盡早找醫生跟進,監察肝功能及癌症指數。
影片推介: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記者:沈佩珊